SOA应用性能管理

SOA与许多新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虽然它简化了可见的、面向用户的流程或者服务,但是,它给底层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巨大的复杂性。应用性能管理可以看作是SOA基础设施管理工具的三条腿之一。其它两条腿是安全管理和治理。所有这三条腿对于管理SOA基础设施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安全和结构化的SOA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与生产

  SOA性能根据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性能测试,发生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在这个阶段,旨在模拟生产环境的负载测试用于各个阶段以保证应用程序的功能行为达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开发周期的最后质量保证阶段一般包括测试应用程序代码在测试环境中的最大工作量,然后才能宣布这个应用程序能够用于日常生产环境中。这个水平的测试在任何开发机构都是必须要进行的。没有任何机构会在没有进行包括某种水平的性能测试在内的最终的质量保证流程就考虑发布一个重要任务应用程序。当一个应用程序退出质量保证流程并且进入生产环境的时候,性能的重点就从代码路径验证和严格测试转向了生产性能管理。

包含性能在内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应用程序进入生产环境之后立即进行监视、报告和与应用程序有关的分类。这个活动一般解释为应用程序性能.它与治理保证测试活动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实际生产中出现糟糕的性能将影响用户的应用程序服务,在内部和外部都非常容易看到。遗憾的是在最初的SOA战略规划阶段,这个阶段经常被忽略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服务级协议管理

  许多机构以服务及协议的方式制定一些合同以定义一个应用程序的目标和可接受的最低性能水平。在讨论零售等方面的B2C环境、在线银行或者其它自助服务门户等外部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时,人们经常想到服务级协议。事实上,服务级协议应该成为所有的应用程序的DNA的一部分。外部客户或者供应商服务级协议也许要更严格,但是,企业自己的员工也需要可预见性的和可靠的内部应用程序性能。虽然面向外部的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或者运行缓慢在损失收入和破坏企业声誉方面的代价是很大的,但是,糟糕的面向内部的应用程序的性能在损失生产率和员工士气方面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就像针对外部和内部用户有不同的服务级协议一样,服务级协议可以根据交易的性质和具体用户在商务流程的各个点上建立。

  除了具体的服务级协议管理之外,应用程序性能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有一个IT部门和商务流程的拥有者都能够理解的反应用户实际体验的服务级协议的共同语言和衡量标准。虽然IT部门需要故障识别和避免故障的更详细的技术信息,但是,这个水平的详细程度对于业务部门是没有价值和兴趣的。因此,用于服务级协议管理的工具应该能够为技术人员和业务流程的拥有者制作有用的和有意义的信息。

Taxonomy upgrade extras: